拍照要怎麼擺姿勢?
從加拿大回來後,很多人常常會問,到底要怎麼擺姿勢,這個問題困擾他們很久。老實說,在我出國前,這也是很困擾我,所以在學校我也是會問教授,到底什麼姿勢才是比較好看的?
教授是這樣回答我,其實每個人從小開始的生長背景不同,而且骨骼發育、肌肉發展不同,所以只能用個案處理。再加上每個人的個性都有所分別,習慣的姿勢也會有不同。
所以這個問題等於沒有正確答案,依照上述的原因,每個人會有自己的舒服姿勢,照片如果是需要呈現自然、舒適的,那麼就是照著個人的姿勢再做調整,因為只要不舒服,照片都能看得出來。
但是如果今天拍攝的是時尚主題,不是隨性風那種的話,姿勢就沒辦法只能用一些很不舒服的方式呈現。而要怎麼找到那些奇特的姿勢,當然除了自己先做功課外,也要了解模特兒身上穿的衣服與妝髮特色,還有背景的設定,這些因素可能是顏色,可能是線條,都會影響照片的呈現,所以還是需要先了解自己面對到的情況,而擺出符合當下的姿勢。
需要考慮到的點很多,事前要準備的也不少,功課做足後,專注在拍攝的當下,就能呈現出想要的感覺以及合乎照片的姿勢了。
人物拍攝經驗談
這張照片看得出來是用什麼光嗎?Broad, Short, Split, Rembrandt, or Butterfly Light?
能認出左方臉頰上的三角光線嗎?這是一張主光以Rembrandt打光法的肖像照喔,除了主光以外,背景也設置了兩盞燈,為了能讓背景真正是白色的。
模特兒是我在加拿大就學時的朋友,他自己本身是籃球運動員,平時都能在健身房看到他;就算如此,他在拍這張照片之前,還是減少吃含糖食物,控制整天的熱量攝取,最後在前一天甚至連水都少喝,就為了讓肌肉線條更明顯。
在拍到這張照片後,他本人非常滿意,而他的女朋友也在之後的派對中跑來跟我致意,驚嘆能拍的這麼像超級模特兒。
每次收到大家對照片的正面回饋,都能感到驕傲,很開心能拍出他們意料中,或意料以外的畫面。
期待能幫大家拍到每個人心裡所想要或者超出心裡所想的畫面,我們會繼續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英雄故事:二號與三號英雄
Juan, 在他剛結婚開始準備下一段人生美好旅程時, 罕見的精神疾病突然侵襲他的人生, 他開始產生幻覺並且害怕身邊一切人事物, 即使是身邊親密的人, 這使得他將自己封閉, 無法與外界接觸。在他母親的幫忙下, 他開始慢慢嘗試與外界接觸, 經過艱辛的奮鬥與治療, 現在的他開始學習繪畫, 他希望將他腦中所看見的那個不同世界透過畫筆描繪於畫布上, 讓世人能夠更多些了解這疾病和他們腦中的世界。
在背景上採用了剪影投射,去創造一個他腦海中的意象,透過畫筆來分享
Marcy, Juan 的母親, 在他的兒子患得精神疾病後, 她開始全心研究這罕見疾病, 她重回學校當起學生, 學習如何照顧精神疾病患者, 為了他的兒子也為了幫助更多像他兒子一樣患者, 在他兒子心中, 她是一個不放棄拯救他生命的英雄。
以邊緣光及柔軟的斗篷去呈現她偉大的溫柔,她緊抱的教課書是她與兒子連結的希望。
拍攝經驗分享-北美經驗談
在你看這篇文章前先說聲抱歉,這邊會談到不同膚色的人種,主要是以攝影的角度看待這件事,沒有任何不尊重的意思。
在北美學習攝影的好處是,各種膚色的人種都有機會拍到,雖然我自己的班上白皮膚的人比較多,但加拿大不愧是移民大國,有很多移民自世界各地的人,膚色也有所不同,髮色也是千變萬化。
對於攝影來說,主要討論的是光線,白色反射的光線比較強烈,黑色則是相反,所以在拍攝不同膚色的人時,拿測光表測光時就要注意,例如拍攝亞洲膚色偏黃的模特兒時,在膚色上的測光是可以在基準值再向上一些,這些人的髮色如果沒有特別染色,都是比較重的顏色,如果需要增加邊光(rim light)時,可能是基準值向上一個檔次,這樣黑髮色的邊光才會比較明顯,當然這是攝影師可以做微調的地方,不一定要照著做。
在我自己的畢業作品集裡,有韓國、土耳其、加拿大、非洲、以及台灣人,他們的髮色都不一樣,膚色也不一樣,每次在從相機的螢幕看自己的曝光,都會有點懷疑曝光是否正確,即使已經用測光錶測過,還是會懷疑、不確定自己的曝光。
回想拍攝第一張作品集時,因為我的模特兒是皮膚非常白的女生,已經幾乎可以看到她的微血管那種,拍攝前的測光是正常值,但在拍攝時總覺得太亮,很多細節都不見,所以又把閃光燈出力調低,那時只能根據相機的螢幕確定曝光,結果之後在跟教授討論照片時,教授說曝光不夠,差一點就要重新再請模特兒回來拍一次。在這之後我就開始不相信相機背面的螢幕了,選擇多相信電腦螢幕以及測光錶的數值。
所以希望大家在拍攝前,先了解模特兒的膚色、髮色再進行曝光選擇喔。
人像攝影基礎打光技巧
今天來分享一下基礎的平面人像攝影打光技巧,通常大眾看到喜歡的照片,並不會去仔細的分析它,其實照片的分析會很有趣,分析的內容可以從照片中的構圖、光線、拍攝時間等一些技術性的問題,一直延伸問到拍攝的動機以及構想;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攝影的原因,那些問題可以回答的很淺、也可以很有意義。
將話題拉回來,基礎的平面人像攝影,可以有5種主光(key light)的打光方式,因為光還有分成硬光、軟光,補光(fill light)、邊光(rim light),我們就先撇除這些因素來解釋一下攝影師會怎麼打光、或是在戶外的時候是怎麼選擇光線的。
一、Broad Light與Short Light
第一種Broad Light與第二種Short Light 剛好是呈現另一邊的效果,所以放在一起解釋比較好理解。Broad Light較適合臉小的人,而Short Light則相反。
這兩種光是用鼻子的方向來決定,鼻子若是朝向主光,這種打光方式就取名為Short Light,反之則稱為Broad Light。
三、Split Light
Split Light直譯是分開的光,顧名思義,光只會打在一半的臉上,這種光線很有個性,要小心使用。最近比較常看到的是在燈光上使用玻璃色紙,兩邊打上不同顏色的Split Light。
四、Rembrandt
Rembrandt 光線會在主光另一邊的眼睛下方呈現一塊三角形的光,很有藝術感的光線,這應該是最常見的光線了,很多攝影師都喜歡這種光,搭配上肢體與臉龐,這個光的打法可以讓你感覺變化多端。
五、Butterfly Light
蝴蝶光的話,會在人的鼻子下方呈現一個比較重的影子,那個影子很像蝴蝶,名稱是由此而來。最近也很常在時尚攝影領域中看到這個打光方式。
以上是只有討論主光的部分,至於補光(fill light)的話,要補多少是取決於攝影師,而邊光(rim light)也是看攝影師要不要加上去,所以攝影師要決定的事情其實很多,事前要想的事情也不少,並不是只有按快門而已。
後續還會分享一些照片分析與拍攝經驗,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到需要的人
關於形象照
It all begins with an idea.
很多朋友會問,什麼人需要形象照?何許人的目標客群在哪裏?
這問題在我們剛回來台灣時,也只能根據過往的工作經驗,回答他們說,可能是一些網紅、媒體從業人員、或是一些大老闆吧。
這問題我們也問過學校裡的教授,教授回答的是,在北美幾乎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形象照,雖然不像是亞洲的2吋大頭照一樣普遍需要,但證件照在北美是讓機器去拍,而形象照是需要提供一個專業形象,讓看到的人能開始信任你所從事的工作,又因為北美地幅遼闊,很難跟沒見過面的人做生意,所以需要一個專業、認真的形象博取信任感,因此才會這麼的普遍。
但在台灣大家都普遍覺得形象照並沒有這麼需要,我又不是大老闆,為什麼會需要拍這個東西?似乎2吋照片就可以替代的東西,何必花錢拍形象照?
這或許可以套用一句話『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照片可以呈現出來的東西包括服裝、妝髮,再來是光線,以及最後的人格特質;服裝以及妝髮可以讓人感覺到照片中的人的職業與體態,光線可以讓人將視線集中並呈現出個人最好的一面,最後是最難呈現的個人特質,與其說很難從照片中呈現,倒不如說觀看照片的人有沒有仔細觀看,只要仔細觀看還是看得出照片中的人當時的精神狀況。
一般人可能認為就是微笑與不笑的臉,但是其實形象照是根據每一個職業的內容所需要給顧客的感覺而塑造出來,有些職業需要的是嚴肅專業,有些則是需要親切感,如果有距離感的話反而是缺點,所以是根據不同的職業拍攝不同效果的照片。
拍攝形象照真的不是簡簡單單,一種打燈公式套用在所有人臉上,光線的細部微調,以及臉與身體的角度才是攝影師的功力深淺。當然後製也是很重要。
說這麼多拍攝時需要在意的點,應該就不用舉2吋大頭照的例子給大家了,那種只用一種燈光打法提供給所有人的拍照方式,雖然現在很夯,可能只需要一位攝影師調整好光比與燈光位置後,給手沒受傷的人按快門就可以了。
希望大家還是尊重專業,也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願意幫忙打出符合個人光線的攝影師。